你還在為“菌落計數”所困擾嗎
點擊次數:1310 更新時間:2018-08-29
你還在為“菌落計數”所困擾嗎?
菌落計數一般采用的是平板菌落計數法,是種統計物品含菌數的有效方法。
方法如下:將待測樣品經適當稀釋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單個細胞,取一定量的稀釋樣液涂布到平板上,經過培養,由每個單細胞生長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即一個單菌落應代表原樣品中的一個單細胞;統計菌落數,根據其稀釋倍數和取樣接種量即可換算出樣品中的含菌數。
在常規的微生物學實驗中,不管是食品衛生細菌學檢測,還是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還是研究活性物質的抑菌性能實驗,都常常需要對樣品中的微生物進行定量或者濃度計算;眾多微生物定量方法中常用的就是對培養后的皮氏培養皿上所生長菌落進行總數統計的菌落總數統計定量方法。
關于計數的困擾
目前,大多數實驗室仍采用傳統的人工肉眼結合菌落計數器的計數方法:借助放大鏡的觀察,用計數筆點擊每一個菌落,計數器計數每一個點擊產生的壓力電子脈沖得出總數。這樣雖然成本低廉,但有以下幾大缺點。
1 識別和記數錯漏
所有的計數都依靠對壓力脈沖產生次數的記錄,不同人員的操作產生的壓力不同就難免產生漏記,而且計數的結果也因操作人員對菌落的識別經驗不同而產生差異,系統偏差較大。
2 標記和修正不便
肉眼計數和菌落計數器計數都依靠計數筆在被統計的菌落上留下墨水筆跡來進行標記,因此在存在密集菌落的情況下就標記不便,而且發現誤統計時需擦去墨水痕跡導致修正不便。
3 效率低下
肉眼計數和菌落計數器計數都需要人工用肉眼識別每一個菌落,因此一旦樣品較多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影響研究或是結果報告的效率。
4 原始結果無法保存
在做完統計后,留下了一個統計數字,而對記錄和驗證實驗結果很重要的培養平板表面菌落生長狀況卻因為平板的洗掉而無法保存。